021年9月6日召開的服貿會之碳中和國際合作發展論壇嘉賓云集。我們將陸續發布學界與業界重量級嘉賓帶來的精彩觀點分享。
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會長
原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
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李若谷
觀點一:實現雙碳目標任務十分艱巨,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我國目前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發展的時間還很短(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年),不同于已完成發展的發達國家(其工業化發展時間已長達200年以上),實現雙碳目標將是十分艱巨的任務,需要付出較發達國家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艱苦努力。
觀點二:實現雙碳目標,應多維度思考。
李若谷會長認為實現雙碳目標,重視減排目標應從領導機關做起;金融支持30-60目標必須改革現行的體制,建立符合碳達峰碳中和需要的金融風險評判體制;改革監管體制,如新能源項目評價應不只看項目本身的價值,還應考慮其社會價值和減排價值;應重視經濟手段對雙碳目標的作用,如稅收制度(目前碳定價還應改革);建立碳排放和環境信息的披露制度,定期公布監測檢查結果;新能源領域應集中力量研究核電、太陽能、氧和氫的利用(風能應謹慎);去碳化過程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目標之間應尋求平衡;雙碳目標是一項全球的任務,必須進行國際合作才能實現(不能一方面侵犯一些國家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求在碳中和方面開展合作,這樣很難達成目標)。
觀點三:碳中和已成為國際上政治正確、道德正確的代名詞,這種傾向值得我們注意。
李若谷會長認為:碳中和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它可能改變經濟結構、就業方式、生活方式,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理念產生根本性的沖擊,我們必須有充足的思考和準備;實現碳中和所需的投資也將十分巨大,這些資金如何籌集仍是未知數;我們對碳中和可能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仍知之甚少,但碳中和已成為國際上政治正確、道德正確的代名詞,這種傾向值得我們注意,任何一面倒的輿論都有可能引起不利影響。
觀點四: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不能混為一談。
李若谷會長提出: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有些人將兩者混為一談是不對的。保護環境、保護物種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是每個國家、每個人應盡的責任;而氣候變化的原因仍然是存有爭議、未有定論的議題,我們對自然和宇宙的認識還很不足,對自然界的變化過早地下結論是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氣候變化有其自然周期和規律。在碳中和的問題上,我們不能走極端,物極必反,應適可而止,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