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于2021年9月6日召開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碳中和國際合作發展論壇上,奧地利維也納市政府規劃局官員、維也納市政府智慧城市專家 Mag.Nikolaus Summer 先生將就“智慧低碳生態城市的規劃實踐”做主題演講。
奧地利是較早提出碳中和時間表的國家,承諾在204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維也納作為奧地利的首都,連續幾年被評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側重于交通、住房、通訊、能源、資源等領域的節能減排,為此相繼制定“智慧能源愿景2050”、“2020年道路計劃”、“2012—2015行動計劃”等一系列規劃文件,進一步明確碳中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奧地利維也納通過碳中和整體解決方案克服了綠色城市建設進程中的技術和平臺問題,在氣候保護、能源利用、交通組織等方面都取得突出成就,成為全球知名的綠色城市和智慧城市。
維也納政府大力推動“城市交通總體規劃”和“電動交通計劃”,以改善城市建設管理中交通擁堵、尾氣污染等問題。通過擴大鋪設市區自行車線路和步行區范圍,用戶可通過公共自行車停駐站終端機實現注冊、租賃、查詢車輛信息和報修損壞車輛等操作,服務中心根據終端機發回的信息及時采取相關智能化措施,保障公共自行車租賃業務的順利進行。相關部門配合建立相應的智慧資訊和指揮系統,從而實現提高環保交通與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率的同時,保障交通資訊和票務的網絡優化的目標。
信息化技術在維也納地下水管網排水系統中也得到充分應用。通過在地下管網不同樞紐區安裝230個監測設備,在暴雨天氣時對管網內污水的流速、流量、水位等運行情況進行分層監測和實時監控,實時掌握管道淤積情況,保障水情及時疏通和其他可控操作。同時,維也納管網公司設立24個氣象監測站,通過與國家氣象局緊密合作,及時向控制中心預報暴雨走向、降水量等,以隨時跟進對排水管網的智能化管控。
“城市供暖和制冷計劃”充分體現維也納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成就。首先,供暖系統主要采用燃燒和氣化技術將回收的固態垃圾和廢水轉化為新能源,滿足地區暖氣和熱水需求,從而減少高能耗供暖設備的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城市制冷方面,接入節能技術城市制冷系統,該系統的基本能源需求只有傳統制冷系統的10%,保障在提供制冷需求的同時兼顧能源的節約利用。
維也納在“市民太陽能發電廠”計劃中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據50%的能源,其中在建筑物構造方面充分融合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節能環保理念。建造房屋過程中通過把先進的保溫、密封和通風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營造出與外界相對隔絕的空間,最大限度阻止外部過冷或過熱空氣進入,充分利用屋頂太陽能裝置保障室內溫度達到符合人們正常生活需要的水平。通過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先進節能技術減少對高能耗設備的使用,并改善建筑物構造原理,以此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